手机版

那些虐到骨子里的诗词句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9 08:02:07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宋·岳飞的《小重山》

释义: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琴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这首词应当作于南宋绍兴八年宋金“议和”而不准动兵的历史时期。当时岳飞已取得多次重大战役的胜利,可宋高宗和秦桧却力主与金国谈判议和,停止抗金,迫害主战派,这让反对妥协投降的岳飞内心极其苦闷,他极力反对议和,却无法反抗皇帝的命令。

不同于《满江红》里“壮志饥餐胡虏肉”的英雄豪情,这首《小重山》写得更多是岳飞内心的苦闷,对投降派猖獗的极度愤慨,身为朝臣又极无可奈何的种种复杂心情。

欲将自己的心事寄托于琴弦之上,但转而叹息“知音少”,尽管心中有着千言万语,却找不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接着,“弦断,有谁听”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了极致,暗示着即使自己努力表达,也无人倾听,如同琴弦断裂,声音戛然而止,留下的只有空旷和寂静。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释义:我看着这宝刀,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天下知我者,还能有谁呢?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当时距离辛弃疾从北方率领义军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期间他多次上书陈述抗金大计,但均未得到采纳。

同时,由于他特殊的身份(仕金官员的后代、参加过农民起义军、坚定的主战派),朝廷对他始终抱有戒心,不予重用。

在这种境遇下,辛弃疾内心的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油然而生。当他登上建康赏心亭,面对大好江山,这种情感更是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之作。

这几句直抒胸臆,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取了“栏杆拍遍”这个贴切的动作,此刻报国无门的无奈,壮志难酬的辛酸,亡国失地的愤怒,都在“拍遍”二字中尽数展现了。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 唐·白居易 《梦微之》

释义:想你在黄泉之下,泥土侵蚀你的骨肉,最终化作一抔黄土,而我如今虽在人世,却也是两鬓苍苍。

这首《梦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诗。其中颈联“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它而伤怀!

元稹已经去世,埋葬在黄泉之下,泥土侵蚀着他的骨肉,最终将化作一抔黄土。“泥销骨”形象地描绘了死亡后身体的消逝和岁月的无情。

而白居易自己虽然还活在人间,但已经两鬓苍苍,如同被白雪覆盖。“雪满头”既是对自己年老色衰、飘零无依的描绘,也是对离别之痛、思念之苦的深刻表达。

时光流转,人事已非。但那份对挚友的思念和情感,却始终如一。“泥销骨”和“雪满头”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无尽哀思。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清·谭词同《有感一章》

释义:四万万人民啊一起痛哭吧,辽阔的远方哪里还有中国的疆土!

“四万万人”指的是当时中国的人口数量,用以代表全体中国人民。“齐下泪”形象地描绘了人民共同的悲痛和哀伤。

天涯何处是神州:这里的“天涯”指的是天边,遥远的尽头。“神州”是古代对中国的美称。

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春。1895年,清朝政府因甲午战争战败而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事件对谭嗣同产生了极大的刺激和影响。

《有感一章》是在国家面临深重民族危机、国土被侵占、主权丧失的背景下创作的。

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国土沦陷、国家危亡的无限忧虑和悲痛,但这首诗写忧写痛并不使人沉溺于忧愁和悲痛,而是给人一种催人警醒、奋争的潜在力量。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两汉·佚名《十五从军征》

释义: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十五从军征》是汉魏时期流传的乐府诗。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战乱频繁,大量青壮年男子被征召入伍。

诗中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多年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破坏。

这位老兵十五岁就参军远行,八十岁才退伍回到家乡,结果却发现家中早已是一片荒凉,亲人已逝,家园荒芜。他独自一人,煮好了饭菜,却不知道该送给谁吃。

然后他走出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最后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

“泪落沾我衣”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饱含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